::: 回首頁科研成果學研成果

愛延續 健康永續 精準健康帶您看見希望

2021.08.04




根據研究,人類和香蕉之間的 DNA 有近 50% 的相似;會討厭香菜也和基因有關,不只如此,許多疾病的根本原因,都和基因脫不了關係。「基因」是生命最微小的奧秘,直至今日,政府與科學家仍持續投入大量研究能量,尤其是針對臺灣人的健康探索。 

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成立人體生物資料庫,包括英國、日本、美國、德國、加拿大等。臺灣人的遺傳基因具有其獨特性,生活型態與致病因素也和其他國家不同,目前全臺也有35個經衛福部正式核備的人體生物資料庫蒐集疾病患者與健康者的檢體、遺傳、環境、醫療、生活習慣等等數據。其中有31家是醫療院所,有4家非醫療院所,4家裡面包含大家所熟悉的中央研究院啟動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是臺灣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人體生物資料庫,自2012年至今透過民眾參與,已建立超過14萬個臺灣人的珍貴健康資料。全臺35個人體生物資料庫作為研究的養分,供研究者與科學家利用長期比對健康者與疾病患者的基因研究,了解疾病發生的可能原因及演變過程,以個人化、預防、預測三大方向來實現「精準健康」。








精準健康  降低醫療成本改善治療與預防策略

過去對於新藥物的研發,通常以整個群體為基準,開發出的新藥使用在民眾身上時會發現,可能1/3的人有用、1/3的人沒用,剩下1/3還會產生不良副作用。由此可知,考量個體間的差異,其中最顯著的影響因素就是每個人的基因訊息差異。為讓資料庫發揮互補和加乘的功效,2018年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科技部與衛生福利部決定作一個國家性的整合,推動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來整合35家人體生物資料庫,設計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單一窗口與串接流程,以方便各界申請研發加值應用。目前整合平台已涵蓋全台40萬人、提供超過100萬個以上檢體與臨床資料,讓資料庫發揮該有的功效。透過人體生物資料庫大規模且全面性的檢體蒐集,將這些含有重要基因資訊的生物材料全部集合再加以分析,未來就有機會開發以「不同個體」為基準的藥物研發,並提早發現可能產生的病症,超前部署進行預防治療,提高治癒率,也讓疾病不再是一道跨不過的天險,而是可以被掌握的風險,落實真正的「精準健康」。


醫療結合ICT達成促進國人健康的目標

一個人的基因定序資料量為 200 GB,在執行運算時更需要700GB左右的暫存記憶體,如此龐大的運算能量非一般電腦可以勝任,國網中心除了提供基因定序分析軟體、TWCC的大記憶體以及平行運算設備外,還具備國家A級資安防護、高速網路及異地備份的全方位機制,透過國網中心強大的軟硬體資源,建構跨部會之健康大數據資料分享與分析平台,可以大幅縮短研究實驗時間,加速生技醫療的開發,成果回饋於後人臨床治療與研究,達成促進國人健康的目標。


無私共濟成就無價的健康

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成形,有賴在這塊土地上的你我無私共濟的付出,無論是謀策整體計畫和未來藍圖的各部會、各單位,還是參與計畫的各個科學家、醫師、研究員,以及認同計畫投入提供無價資料、檢體的各個無名英雄,感謝有你們的攜手付出,讓未來更有機會能預防、延緩常見疾病的發生機會,並可發展、優化更個人化與精準化的醫療服務與設備,提升疾病治癒率,減少醫療資源的成本,邁向沒有遺憾的智慧健康未來。
 





精準健康懶人包_有別於過去新藥對 1/3 患者有效、1/3 無效、1/3 有副作用的情況,透過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檢體數據及個人基因資訊交叉分析,未來新藥物研發就有機會以「不同個體」為基準,做到真正的精準健康。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懶人包_由中研院啟動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目標是蒐集 20 萬個臺灣人的健康數據,自 2012 年至今透過民眾參與,已建立起 14 萬個臺灣人、共 1.5PB 的珍貴健康資料,為下一代的國人健康福祉做出貢獻。

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懶人包_全台經衛福部核備共 35 家人體生物資料庫,至今由國衛院整合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已有全台 30 家加入,整合率達 88%,累計登錄逾 45 萬人、100 萬個以上檢體與臨床資料,透過單一窗口與流程提供各界申請研發使用。 跨部會之健康大數據資料分享與分析平台懶人包_生醫領域約 35% 計算工作需要消耗大量記憶體,國網中心打造國家級之友善生醫資料分析與分享平台,將提供超大記憶體計算主機最高達 6TB 以上,並建置高速計算暫存空間至少 4PB 以上,同時提供 4PB 以上的空間高速下載與上傳之用的雲端硬碟,滿足基因體定序與生醫影像資料運算分析,以協助生醫資料釋出與管理,同時確保資料安全與可用。 

 






愛延續 健康永續 - 跨域合作精準健康大數據平台啟航

為協助政府建構我國健康大數據系統及資料分享互惠平台,強化既有生技醫藥研究與產業,並帶動新興產業和新醫療技術服務之發展,科技部轄下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以國家級的高速網路服務與雲端運算設施,協助打造國家級之友善生醫資料分析及分享平台,並與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攜手合作,提供人體生物資料庫所需之龐大計算分析及釋出服務,為精準健康的工作奠基。
 






中研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成立人體生物資料庫,每個國家的遺傳基因都有其獨特性,生活型態與致病因素也與其他國家不同,因此均建立其專屬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為建立屬於臺灣本土的人體生物資料庫,中研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是最早設立、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個生物資料庫,其目標是蒐集達20萬個一般民眾的健康資訊。除了健康資訊,也蒐集個人生活型態、生活習慣、還有環境等。期透過結合生活習慣、環境因子、臨床醫學與生物標幟等資訊,為生物醫學研究蒐集龐大的生物檢體與健康資訊,提供國內學者申請使用,運用數據分析幫助疾病找到解方外,更重要是找到讓下一代臺灣人更健康的方法。


國衛院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

目前台灣已有35家機構建置了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是十分寶貴的生醫研究資源。為建立完備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網絡,提升全台人體生物資料庫使用效能,2019年行政院委由衛福部與國衛院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ational Biobank Consortium of Taiwan)」,藉由龐大可靠的生醫數據資源,及訂定一致性的品質標準和臨床資料內容,迅速建立一個內容廣泛完備之人體生物資料庫網,並單一窗口提供外界申請運用,達成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與照顧國民健康福祉的初衷。




國研院國網中心與國家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計畫


國研院國網中心與中研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運用國網的運算資源和儲存環境,進行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研究,以及讓外界學術及醫療研究單位在國網的環境下取用資料庫進行更多面向的醫療研發,為下一代臺灣人的健康共同努力。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亦正與國網中心交流,研議未來由國網提供平台服務的方向。作為國家數位基礎建設的服務單位,國研院國網中心將持續為國家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計畫、以及精準健康政策的推動盡一份力量。

愛延續 健康永續_精準健康官網  ➤ 點我了解更多
 

看得見的進步,來自超級電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