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精準健康醫療 未來挽救更多生命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醫學領域也不斷突破,科學家發現,除了環境因素與生活習慣外,疾病的發生與基因圖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個人的基因圖譜就是每一個人的設計圖或說是藍圖,其中浩瀚的圖譜中隱藏了許多基因的密碼,特別是在生病的細胞圖譜中,存在著造成生病的原因。但要如何破譯浩瀚的基因密碼,就必須結合醫療影像、病理資料等醫療大數據及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來找出基因和疾病之間的關係。
為了讓基因與醫療數據更完整,自2021年開始,政府進行跨部會合作,由科技部(現為國科會)、衛福部、經濟部三大部會共同規畫籌建「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在確保資訊安全的條件下,希望透過結合醫療影像、病理資料與基因數據等複合式巨量資訊進行研究分析,使其得以促進台灣精準醫療與AI產業的發展。
其中,在「建構精準健康大數據」上,科技部(現為國科會)推動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中醫大附醫、成大醫院、亞東醫院、馬偕醫院、高雄長庚醫院、萬芳醫院等八大醫學中心,建立國人重要疾病之基因資料、醫療影像、數位病理及電子病歷的一致化與結構化,整合後再透過國網中心協助建立生醫基礎資料庫。此數據可再經由跨部會合作,結合人體生物資料庫,進行串聯交叉分析,建立健康大數據專區,並整合病人的資訊、生活型態、飲食、疾病變化等數據,提供雲端友善生醫資料分享平台,藉此可讓醫學界進行更深入的臨床轉譯導向研究。
除此之外,科技部(現為國科會)更開展深入研究計畫,在消化道癌症 (胰臟癌、膽管癌、胃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頭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癌、腦中風、失智症等國人常見疾病領域中,運用國網中心超級電腦的高效運算能力及儲存環境,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及資料庫分析研究,並將其研究模型與資料留存於平台,與醫學界與產業界共享使用,藉此激盪出更巨大的醫學研究成果。不僅如此,藉由數據庫的建置越趨完整,亦能協助產學研界加速掌握基因體資訊,讓國家未來更有能力對應類似新冠疫情的威脅。
有了涵蓋各面向的醫療大數據,再結合台灣的強項技術-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信科技),透過國網中心超級電腦進行軟硬體整合,將提供台灣醫療飛躍式的前進動力。讓國人在健康之際,就能以科技協助預防疾病、早期診斷、精準治療,希冀讓病人負擔得起的費用,並獲得最恰當的治療方式及最好的結果。
點我了解更多精準醫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