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動態資訊動態集錦

AI-NWP 國際研討會:推動台美氣象預報技術合作,探索 AI 與數值天氣預報

發佈日期:2025.02.17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於 114 年 2 月 17 日在新竹舉辦 AI-NWP 國際研討會,聚焦 AI 與 GPU 加速技術在數值天氣預報(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中的應用發展。本次研討會旨在促進台灣與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的技術交流,攜手提升氣象模擬的效能與準確性。


研討會匯聚來自 中央氣象署、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 及 國網中心 等單位的研究團隊,與 NCAR 專家共同探討 HPC 與 AI 在氣象預測領域的應用與未來發展。透過國際合作,台灣的研究機構得以借鑒 NCAR 在 HPC 與 AI 領域的豐富經驗,強化本地氣象數值模式的準確度與運行效率,為極端氣候事件的預測與應對奠定更堅實的技術基礎。

會議包含來自台美的專家學者發表了多場專題報告,深入探討 AI 與 GPU 加速技術如何提升氣象預報效能,包含NCAR 副主任兼計算與資訊系統實驗室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Laboratory, CISL) 主任Dr. Thomas Hauser分享 「AI 與 GPU 加速的資料與基礎設施策略」,剖析 AI 在氣象模擬中的應用潛力。研究員Sheri Voelz(NCAR)介紹 「MPAS-A 軟體開發的全新工作流程策略」,說明如何簡化氣象模擬模型的開發過程;John Dennis(NCAR)探討 「大氣物理模組的效能可攜性經驗」。

中央氣象署劉正欽博士報告 「AI/ML 在氣象應用與 GPU 加速的現況與未來規劃」,展示 AI 技術如何提升台灣氣象預報能力。國網中心蕭志榥 副主任報告「國網中心的高速計算基礎設施」。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 研究員帶來 「將GPU運算力應用於氣候變遷模型」,說明中研院RCEC在AI及加速技術的初步工作」。國立台灣大學郭鴻基 教授報告 「AI 氣象模型洞察與台灣數據驅動氣象預測的發展」,分享 AI 氣象建模的創新應用。陽明交通大學曾新穆 教授發表 「基於 AI 的氣象降尺度技術」,強調 AI 在區域氣象預測的應用價值。

本次研討會展現了 AI 與 HPC 在氣象領域的巨大潛力,並期待透過台美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後續合作,將進一步推動 AI 技術在氣象預測中的發展,為全球氣候變遷挑戰提供更強而有力的科技支援。


國網中心張朝亮主任開場


氣象署張保亮組長開場
 
Dr. Thomas Hauser分享 「Overview of our data and infrastructure strategy for AI and GPU acceleration」


Sheri Voelz(NCAR)介紹 「Streamlin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MPAS-A: A New Workflow Strategy」
 

John Dennis(NCAR)探討 「Experiences with performance portability of several atmospheric physics mod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