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點雲解算:結合雲端算圖農場 建構精準數位模型
發佈日期:2024.04.25
貢獻撰文研究成員:郭嘉真、王志維、吳怡霖、劉淑馨
隨著科技的普及,產業與民眾對數位體驗的需求日益增長,可建構數位模型的點雲技術,在數位化時代中正逐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國網中心憑藉多年在算圖領域的豐富經驗,悉心研發出智能點雲技術CSPCP(Cloud-based Smart Point Cloud Processing, CSPCP)。此技術結合了算圖農場的加速工作效率基礎,為國內產學研界提供了更快速、更精準的數位模型建構工具。
點雲技術是指使用掃描儀或其他數據擷取裝置測量、收集物體表面上的點位,這些點位包含其在空間中的X、Y、Z 坐標位置訊息,進而形成三維圖像。然而目前的點雲掃描因技術限制,往往受到環境影響而導致掃描出來的顏色、形狀失真。傳統的校正方法常依賴人力校正,而又由於點雲圖資量極為龐大,這樣的作業時間相當長。國網中心的智能點雲技術則以AI作為神隊友,協助使用者提升工作效率,為完成3D點雲建模的最後一哩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左為Before:有異常紋路與顆粒;右為After, CSPCP消除異常紋路與顆粒(取樣:國網中心建築)
以廟宇建築為例,掃描的點雲數據量通常達到TB級別,人工檢查校正需耗時約6個月;但透過CSPCP的人工智慧自動校正,則可將時間縮短到一個月。CSPCP不僅實現建築或物品3D模型中錯誤色彩和殘影的自動校正,並達到毫米級精細度,產生無顆粒感效果。國家科學委員會的自駕車計畫也採用此技術,建構自駕車訓練的3D場域,將點雲檔案的雜點自動刪減到1%以下,剩下的雜點再由人工接手,可在一天內完成工作,大幅節省處理時間。
與國外知名學術機構研發的同類型技術相比,CSPCP在效能和使用便利性方面都表現出色。經公開資料集Okland 3-D測試,其準確率超過95%達國際頂尖水準;而辨識速率相較現行一流演算法提升100-600倍。此外,CSPCP也成功申請國家專利,使用者透過國網中心算圖農場即可使用此技術。憑藉著強大的效能和商業化應用,CSPCP於2021年拿下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獎項,及2023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鉑金獎。

CSPCP獲頒2023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鉑金獎
CSPCP的效能強大、應用多元,結合國網中心研發創建的算圖農場強力引擎,更猶如倚天劍及屠龍刀的完美結合。國網中心算圖農場自2011年開放以來,以高速運算為核心,整合電腦動畫、特效模擬與雲端算圖排程功能,解決影像圖資數據量過於龐大,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已多次成功協助國內影視產業優化內容、打造引人入勝的創新體驗,知名舞者黃翊的新形態異地共演舞蹈作品,以及《刺客聶隱娘》、《一把青》、《斯卡羅》等影劇,都是算圖農場的指標案例。
有了算圖農場的強大加持,CSPCP將可提供國內各界更高品質、高效率的數位模型建構工具。使用者可從雲端快速開啟算圖農場和處理巨量數據,優化遠距工作效率,即便只有3G網速也能順利使用,享受高達每秒60幀的運算速度,因此在網路環境不佳的現場中,數位模型拍攝者只要能連上算圖農場雲端平台,即可快速處理點雲檔案,掌握工作進度。
而結合CSPCP功能的算圖農場,也相對可大幅提升數位內容的創作效率,以往電影、動畫中內容所需的空間場景,現在可利用點雲技術建模,並透過CSPCP的AI校正功能打造出逼真場景,取代一次性的實體搭景,不僅有助於娛樂、教育產學發展,更可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CSPCP的應用相當多元,除了影像產業的數位內容建構,未來更具指標性的應用為減碳。政府近年在發展綠能科技的同時,也積極推動各種減碳措施,將二氧化碳儲存於地下或海底的碳封存就是選項之一。國研院海洋中心的勵進號研究船將啟動探勘適合碳封存的場址,並利用CSPCP將聲納訊號解算為海床底下的3D地質結構圖,以解決看不見深地層的痛點,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願景。

數位模型的建立不僅對於古蹟保存、城市規劃、淨零排碳等領域具有巨大應用價值,同時也為數位孿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未來國網中心智能點雲技術透過高效、精確的特性,將持續在數位孿生的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為我們打造更加精準且真實的數位化世界。